飞利浦又现召回事件,对医用磁共振系统一级召回,呼吸机风波仍持续发酵
华夏时报(www.chinatimes.net.cn)记者 于娜 北京报道
近日,国家药监局发布一则产品召回公告,由于涉及产品可能会出现因磁体失超期间氦气意外压力过大,Panorama HFO系统组件的结构完整性失效等问题,生产商飞利浦申请对医用磁共振成像系统(Panorama HFO)主动召回。召回级别为一级。
同时公布的《医疗器械召回事件报告表》显示,飞利浦对受影响的Panorama HFO系统在全球范围发起主动召回,涉及中国地区的共有3台。截至目前,未收到该问题造成人体伤害的报告。
按照医疗器械缺陷的严重程度进行分类,一级召回为最高等级。对于医用磁共振成像系统(Panorama HFO)在中国的主动召回情况以及召回事件对公司的影响等问题,《华夏时报》记者联系采访了飞利浦中国(投资)有限公司方面,其医疗传讯相关负责人向本报记者表示,“有一些关键细节在等有关部门的回复”。截至发稿,本报记者尚未收到飞利浦中国的书面回复。
最高级别召回
国家药监局公告显示,此次飞利浦召回的医用磁共振成像系统注册证号为国食药监械(进)字2012第3282359号。一位医疗器械行业人士告诉《华夏时报》记者,2012年是该医用磁共振成像系统首次注册年份,说明这套飞利浦医用磁共振成像系统的生产上市时间比较早了。
在11月23日,飞利浦中国官网最先发布了关于医用磁共振成像系统主动召回的公告。公告称,飞利浦获知了一起事件,因拆机过程中磁体失超期间氦气意外压力过大,Panorama HFO系统组件的结构完整性失效。因此,飞利浦对受影响的Panorama HFO系统发起了主动召回,中国的受影响产品数量合计为3台。截至到目前为止,未收到此问题造成人体伤害的报告。
飞利浦中国在公告中称,将向受影响客户发放主动召回通知,指导客户立即停止使用受影响的Panorama HFO系统,并采取相应措施避免此潜在问题的发生。飞利浦将安排现场服务工程师拜访受影响客户场地,对系统进行现场检查(内部编号FCO78100572)。根据中国医疗器械召回法规的相关规定,截至目前,飞利浦正在为受影响客户发送主动召回通知信函。
《华夏时报》记者查询飞利浦中国官网看到,在2023年,飞利浦还曾对医用血管造影X射线系统、X射线计算机体层摄影设备、便携式彩色超声诊断系统等受影响产品型号发布主动召回。
就在此次发布召回医用磁共振成像系统(Panorama HFO)的同一天,飞利浦中国还发布了对医用血管造影X射线系统(UNIQ FD20)公布主动召回,涉及设备序列号有2966个。召回级别为三级。
此前在今年9月,飞利浦也曾对医用磁共振成像系统主动召回。召回公告称,飞利浦发现MR系统内的磁体配有4台吊装滑车,均位于磁体顶部。这些吊装滑车用于在拆机或移机活动等期间允许起重机将磁体移入或移出。在磁体顶部的这些吊装接口块上检测到了一个机械问题。在吊装接口的初始设计中,满足用作起重硬件的旋转吊环螺栓所需的螺栓紧固接口表面的直径不符合要求的规格。此潜在问题仅在拆机或移机活动期间使用起重机直接起吊磁体时才有可能发生。为解决该问题,设计了一个垫片,将其安装在吊装接口凸台周围,并提供所需的接口面。因此,飞利浦对受影响的Ingenia Ambition S发起了主动召回,中国的受影响产品数量合计为1个。召回级别为二级召回。
上述飞利浦产品的主动召回,不像是对医用磁共振成像系统(Panorama HFO)的召回级别是一级召回,所以并没有引起太多关注。医疗器械召回主要是根据医疗器械缺陷的严重程度进行分类,一级召回为最高等级,使用该医疗器械可能或者已经引起严重健康危害。
呼吸机风波
作为全球领先的健康科技企业,飞利浦被认为是医疗器械“三巨头”之一,其对产品的召回也引发关注,尤其近两年的呼吸机召回风波。
2021年6月,飞利浦宣布,将召回400万台呼吸机和“CPAP”呼吸设备,原因是担心设备内部的降噪泡沫分解可能导致的健康问题。7月,FDA已将这一泡沫问题归类为一级问题,即最严重的类型。据FDA的召回公告,如果用于消除呼吸机声音和震动的泡沫随时间的推移开始分解,可能会导致用户吸入碎片和未经测试的化学物质,进而引起头痛、外部和内部刺激、哮喘、恶心、对肾脏和肝脏等器官的毒性或致癌作用等症状。
随后,美国和加拿大提起多起集体诉讼,飞利浦开始对召回设备进行维修和更换。然而2022年1月,FDA将一级召回指定范围扩大到飞利浦呼吸设备,利浦在接下来的一年里又多次进行了多次呼吸设备的召回。
飞利浦呼吸机的召回危机波及中国。2022年6月,中国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接连发布2则通知,宣布召回飞利浦旗下的无创呼吸机和X射线计算机体层摄影设备共计28494台。
2022年11月,飞利浦通知FDA,其重新改造的Respironics Trilogy呼吸机有两个新的潜在问题,飞利浦公告称,存在潜在问题的呼吸机型号为Trilogy 100/200,占最初召回的 550 万台呼吸设备的3%。
据报道,为应对呼吸机召回事件,飞利浦预留了大约10亿欧元(约合11亿美元)用于召回约550万台设备,并在9月同意支付至少4.79亿美元以解决部分诉讼。
“召回”风波给飞利浦带来了巨大的影响。飞利浦2021年业绩报告显示,其旗下CPAP和BiPAP等多款呼吸设备召回导致飞利浦2021年的净收入损失7.19亿欧元(约合50.48亿人民币)。而这一影响延续至2022年,财报显示,2022年飞利浦净亏损为16.05亿欧元,上年同期净利润为33.23亿欧元;运营收入亏损15.29亿欧元,上年同期收入为5.53 亿欧元。
今年11月,飞利浦用于治疗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的DreamStation 2机器又面临新的安全问题。媒体报道,FDA在近日警告称收到了包括在使用该设备时出现火灾、烟雾、烧伤和其他过热迹象等问题的报告。FDA强调,他们认为此问题与DreamStation 2机器中使用的泡沫无关。
医药行业独立评论人肖肖向《华夏时报》记者表示,医疗器械召回属于针对问题器械的正常管理,医疗器械产品的生产不能完全避免不会出现一些瑕疵,召回是采取警示、检查、修理、重新标签、修改并完善说明书、软件更新、替换、收回、销毁等方式进行处理补救的措施,但是同时生产企业也必须要更加严格地对产品质量安全加以把控。
编辑:颜源 主编:陈岩鹏
装修大家电品牌怎么选,详说明主流家电品牌及产品的优劣所在漫谈
本内容来源于@什么值得买SMZDM.COM|作者:哈尔科夫
前些天有个活动,报名没选上,好像是关于家电的,因为今年家里要进行小改造装修,有几样大家电需要更新了,所以比较遗憾,不然还能补贴点,毕竟家里这么多家电一次同时换比较肉疼,也不是个小数目。 算了,都是重在参与的事情,不过呢,考察品牌的事情还是提上日程,毕竟这个事儿比较紧迫,起码今年要更新掉部分,尤其是冰箱上面。之前跟家里老人谈过换冰箱的问题,毕竟使用最短的都到了10年的寿命,最长的接近14年吧,正常的冰箱设计寿命也没这么久。针对这个话题,今天主要还是谈谈国产主流家电品牌的大家电。
声明一点,主要还是国产品牌的讨论,观点不一定绝对正确,仅代表个人角度的看法。
说到主流家电,其实目前国内基本上就是被几个牌子垄断了,大部分都是老牌子的厂家。虽然父母家的冰箱是00年代的西门子,不过下一台冰箱还是优先考虑国产品牌了,原因就是老人觉得牌子啥的无所谓(嘴上喊着不换,其实内心还是有换的想法) ,更新的不考虑西门子的原因就是,低价位的跟国产牌子比并没有什么优势,甚至部分领域还是劣势,国产牌子的也不赖。毕竟现在他们也没了德货信仰。。。
1、海尔
先从海尔冰箱说起来,本地最老的牌子,当年买海尔还得要票,我们家90年没买到海尔的原因就是没搞到票,最后买了美菱阿里斯顿,哦,同时期的海尔也叫琴岛利勃海尔,新飞叫新乡飞利浦 ,好像还有个长岭阿里斯顿的存在。为什么会叫这些名字呢?跟80年代的改革开放有关系,引进技术生产线合资模式,海尔引进的是当年德国的利勃海尔的技术和生产线,然后生产的琴岛利勃海尔。后面德国佬退出,海尔单干,然后名字取的利勃海尔音译的后半部分,但是这时候的海尔跟利勃海尔已经没有关系。人家利勃海尔一直有,包括现在还在卖利勃海尔的冰箱,京东上就有,只不过价格不是一般人消费的起的,毕竟德国货比较高级,如果没记错,好像是奥地利产的。海尔的口碑就是从琴岛利勃海尔时期打下的。这都过了三十多年,现在海尔的产品线多了,牌子起码我知道的就三个,统帅、海尔和卡萨帝。负责的市场消费者层次不一样,低中高三段,不同牌子针对不同群体。
如果说品质,或者质量水平,你说绝对没差异?起码从价格上来说不太现实,毕竟同样一个冰箱,都是自己出的,1500的和6000的不会一点差异都没有吧。就像丰田的丰田和雷克萨斯两个牌子,同平台的车,做工和材料是有差别的,至于你说有没有必要,值不值,看个人需求了。(外观设计和模具开发也是要成本的,最直接体现就是在价格里)最简单的就是值得买评论区总有专业动不动“XX更便宜不香吗”体抬杠的,我还是那句话,都是四个轮子,都能装5个人,夏利就比BMW3香吗?功能上都是运人,问题是使用体验是完全不一样的。如果钱不够就说钱不够的事情,非要拿钱不够的心态去衡量钱够的追求舒适性和体验的,不觉得有点对不上标吗?
对于海尔的建议,如果不差钱,卡萨帝的冰箱是不错的,之前朋友买了台1W左右的,跟进口日系差距还不算太大,还是比较高级的,尤其是做工方面还是比海尔牌的高级的。至于说值不值看你自己觉得了,这个没法追求统一。空调嘛,起码不是首选,因为我看了一下,卡萨帝的空调价格部分比同档次的三菱电机和富士通诺可力都贵,都这个钱了,为啥不买三菱电机呢?这个疑问比较困扰人。
黑电方面,海尔的劣势吧,电视机本地认可度远不如海信,因为在本地人的观念里,冰箱买海尔,电视买海信。
(题外话,去家电卖场看了一次卡萨帝的冰箱,不得不说,海尔的高端产品做工和外观设计确实还有俩把刷子,对比海尔牌的确实能看出差距,外观设计以及功能设计也是溢价的一部分吧)
夹杂个私货,其实我对这款比较看好,原因就是地方尺寸限制,这款正好符合那个位置的尺寸 ,要说唯一不满意的,就是价格了,比较犹豫,赶上活动价格再添一千多就是松下那个405L进口的,但是除了进口和真空保温层,好像性能上也没见领先这款多少。所以纠结中。。。
2、美的
美的现在冰箱应该是市场占有率第二了,也算是一个业界巨头,对于美的的小家电,起码我是持正面态度的,厨房家电买过它家的微波炉,也还不错。美的我比较佩服的是,收购了东芝的白色家电业务,算不上白电全产业链,也算差不了太多,重点是收购东芝白电,在研发能力上恐怕国内说第二,这个第一还真不好找。同样,空调上面,跟东芝合资的美芝压缩机也算是业界的大拿。如果没记错,日本本土的东芝冰箱还有空调都是国内制造出口的。收购东芝白电,在技术上对于美的自己品牌的白电还是有很大的帮助的。现在美的冰箱这类东西对海尔的市场占有率威胁恐怕是国内品牌当中最大的,是海尔不容小觑的对手。同样在价格方面,算是还亲民的。毕竟人家高端的牌子是东芝,这个才是卡萨帝的对手 ,东芝适合小户型的冰箱,非常优秀,最大的缺点就是冷冻室太小了。
没办法,毕竟东芝的主要市场是日本本土,用户需求侧中点跟我们不一样。现在小天鹅洗衣机也已经收归到美的旗下,美的的洗衣机现在也是国内数一数二的巨头,1+1>2的效果,起码目前看是这样的。对于美的洗衣机,看过值得买社区里有大拿评测过,在一些细节做工上还是不错的,好像有人拆过,说主板“包浆”,防潮性能不错。其实,对于我们这些实用主义者来说,这些不容易看见的但是关乎使用可靠性的地方做的好才是真好,而不是花里胡哨的功能。同样,依仗自家的美芝压缩机的优势,美的在空调界也是对行业老大格力的巨大威胁。
看去年9月的数据,线下市场格力第一,美的第二,海尔第三。美的现在很多机型也开始使用R32制冷剂,这种制冷剂从性能上来说目前市面上主流制冷剂是最好的。不过我观察了一下周围新装的美的空调,在室外机细节上部分细节还可以提高,就是两个阀门哪里,我们楼上有装的,没有塑料保护罩。这个保护罩,如果说安装空调的位置遮风避雨,有没有无所谓,不影响,但是如果是风吹日晒雨淋没有遮挡的地方,很容一锈迹斑斑,倒是不一定影响使用,不过看起来被风吹日晒雨淋的锈迹斑斑,总归看着不舒服,希望厂家能改进一下。之前富士通和大金都有这个保护罩。
3、海信/科龙/容声
这是本地第二家家电巨头。历史也不算,当年跟海尔也是互相竞争关系,现在因为收购了科龙,跟海尔的竞争更加的激烈。海信的白电最早冰箱应该是00年代初开始做的,当时收购的北京雪花冰箱,然后铺开坛子干自己的,虽然逐渐做开了,但是还是受制于白电知名度和消费者固有观念,不温不火的这么发展着。真正的转折来自于海信收购了科龙,一个集团拥有了两家上市公司。因为收购了科龙,所以海信在白电领域有了三个牌子,海信科龙和容声。也正是因为这样,起码海信自己的牌子冰箱做工是比以前好的太多,当年因为各种原因经营困难的科龙也获得了新生,别的不说,起码上市公司海信家电(以前的海信科龙)财务报表还是比较好看的。 不过现在的问题是,我查了一下,高端产品层面,跟美的的东芝和海尔的卡萨帝比,还是欠点火候,没找到什么能完全对标的或者性能有绝对优势,起码外观设计有绝对优势的产品,这也是最大的劣势吧(刚看到的消息,前两天海信新发布了高端冰箱,类似日立那种真空保鲜的技术,就等着看上市后值得买里有没有买来评测的了,如果不错,那还是可以支持国货的 )。
同事家前年买了台容声的对开门,用了两年,除了便宜,使用方面可靠性方面还是不错的,噪音也不大。
型号不是这个,类似款式。
倒是比较适合钱包不太宽裕,对性能追求不是太高的家庭。至于空调方面,海信最早90年代中后期从日本三洋引进的技术,目前我外婆家里的两台还在用着的海信空调就是那时代的,二十多年了,中间移机一次,补了三次雪种,还好用着呢。这个是有原因的,最早的批次,据说是绝大部分部件都是三洋来的件,包括压缩机。并且当时国内还没开始普及变频空调,海信新上空调就主打的变频。现在的海信空调跟当年的三洋技术已经没什么关系了,三洋也没了。压缩机层面好像是什么稀土直流变频压缩机,我查了一下资料,很可能一部分型号的用海立的压缩机(前些年看到有拆机的,好像还有用美芝压缩机的型号,现在就不清楚有没有了)。网上有个误区,认为是海信跟日立合资的压缩机,实际上错误的这个观点。海立压缩机应该是之前的上海日立,采用的日立技术演变生产的压缩机。海信跟日立的合资公司是生产商用空调,中央空调的,现在约克的商用空调貌似也属于海信日立运营,因为约克的母公司美国江森自控跟日立空调有持股关系。在青岛本地还是比较认海信空调的,外地科龙的比较认。其实很多型号你能在海信和科龙里找到对应的子母型号,牌子不一样,外观不一样,但是核心设计却差不多,这也算是降低研发成本的一种放式,毕竟都是一家的(冰箱更不用说,有些型号容声和海信的一模一样,除了商标不一样)。要说细节上也有可以提高的部分,我们小区新装的科龙和海信的空调高压和低压阀门哪里貌似也没专门的保护罩,希望以后的设计能加上,注塑弄一个批量生产也不会太高成本吧。(话说消费者大部分不是值得买值友这样关注这些细节,所以厂家也不太重视吧)
电视方面,海信的中高端还是可以的,低端嘛,跟其他几个牌子比也没啥优势,价格性能上基本都是势均力敌,没有太出彩的地方,倒是高端上面还是跟竞品有优势。至于说质量,同时期家里买了三台一个型号的,就我那台屏幕坏了,问题是屏幕三星的,停产了,配不上,当时很不爽,不过,售后说要么加点钱给你换个大的,结果加了几百块,给换了台新的更大尺寸,还是4K的(当时刚开始流行4K,支持4K机型不便宜,等于我赚了 ),直接实现了1080P的跨越。几年前的事情,这个是有原因的,毕竟确实是商品面板问题,又没了备件,只能给换新的,同尺寸又没有,换大的,差价也是象征性的。换的这台现在看了五年了,好好的,所以这个有时候真的得看运气。不过提醒一下,像平板电视这样的,如果出了保修坏掉,问问维修价钱,有时候真不如扔了买台新的了。科龙生产的海信的洗衣机值得买有大拿给拆了,起码用料非常不错,只不过细节也有提升空间,那位专业大拿值友提到过的,如果电路板涂胶,防水处理会更好,如果没记错,他买的是海信那款洗烘干超薄一体机,不过瑕不掩瑜,性价比和用料完全是对的起价格,甚至部分领域是超值的。
4、格力
格力说自己国产空调老大在座的没意见吧?不得不承认,格力的空调在国产空调品牌中可靠性和品控说第二没有敢说第一的,缺点就是贵,相对于一般的国产品牌。早年好像还给大金做过代工,现在好像没了。格力也算是能自产压缩机的空调厂家之一,先不管压缩机性能跟大金、松下、三菱有没有差距,起码能自产自用,很多型号不用受制于人。正是因为格力多年积攒的口碑,起码本地也有一大票格力空调的粉丝。虽然我没买格力的,但是还是要承认格力的优秀之处,目前来说,恐怕格力最大的缺点就是价格相对同档次精品要贵一些。
甚至比三菱电机同档次贵的也存在。至于肯定会蹦出来质疑“凭什么三菱电绩卖的贵,国产的就不行的?”,还是不要吵了,品牌溢价比较高,这个解释能说的通吧? 现在格力也生产冰箱和小家电。小家电不好说什么,没用过,冰箱晶弘倒是见过,前两年还有原装日本进口的格力的大冰箱,如果没记错,好像就是三菱代工的,那个倒是牛,看家电论坛,机器退市前。有人白菜价买到的,那真是超值了。现在好像这种已经彻底没了。。。成了美好的回忆 话说,格力空调细节做的好,低压高压阀门有保护罩,我们小区有新装的格力的型号,看到了保护罩,不愧是行业老大,细节注意的很好,可能贵的钱都用在这地方细节了吧,毕竟那个保护罩注塑模具和原料也是要钱的。
拍了张其他的没有低压高压阀门保护罩的品牌空调,如果安装位置没有遮挡,用不了太久,就会锈迹斑斑。这点上,起码我们小区去年有装的格力的空调是带着保护罩的,要给格力点赞。 毕竟大部分住的小区都没有专门的空调安装位置,新建高层部分设计是有,能够遮风避雨,像这种有的小区,有没有阀门保护罩无所谓,对于风吹日晒的,那就有必要有咯。
5、TCL
这几年TCL专注做液晶面板了好像,黑电和白电都没听到什么大动作,可能人家的重心不在这里吧。之前TCL拿下了国内的东芝电视品牌使用权,也就是说国内的东芝电视就是TCL代工生产的。
这个品牌使用权是在海信收购东芝TVS之前拿到手的,至于海信收购东芝TVS之后为什么国内还是TCL代工,不了解里面的细节,但是海外的东芝现在应该是海信或者海信旗下TVS的工厂生产。讲个真实存在事情,前年春节,我去京都,路过JR京都站前的BIC CAMERA,室外展示的电视机竟然有海信的,也有东芝的。。。海信都卖到了日本
TCL我没注意到,下次去日本的时候自己也去电器卖场看看有没有TCL的。不过国内的TCL生产的东芝电视,还是有很不错的机型,包括从值得买爆料里得到的信息,有的东芝型号是TCL在北美销售的机型的姊妹机,非常不错的。发现一个问题,本地好像TCL的冰箱和空调已经不太好找了,有的卖场有撤柜,可能是竞争太激烈的缘故,外加山东是海信海尔的消费者大本营和基本盘的缘故。黑电,倒是TCL真的有很不错的机型存在,无论是东芝标还是TCL标,有兴趣的可以多注意值得买的爆料信息。
6、创维
国内现在创维的势头也很猛,尤其是OLED电视方面,现在创维的应该算是老大,海信走的偏科,搞ULED,所以在OLED方面跟创维比是下风,现在OLED电视的市场占有率当中,创维排在前面,所以说创维的电视也算是比较首选排位靠前的牌子。冰箱空调,创维的空调没太听说过,冰箱线下渠道本地貌似也没见到,京东上好像是有,所以不了解的,起码市场占有率要低于竞品几大主流品牌。看到有资料说某个热度很高的网红互联网品牌的冰箱部分机型也有创维代工的,说明一个问题,起码代工厂也是实力很强的,起码品质不会差,至于是不是真的,大家有兴趣可以自己去挖一下资料。白电在北方来说,起码本地创维知名度还是比较低的,电视知名度不差。
7、长虹/美菱
长虹的不得不提,除了传统的电视机产业,现在还有白电,比如空调和冰箱。冰箱是美菱旗下的,而美菱又是长虹控股,同时华意压缩机也是长虹控股,算是有点类似海信科龙的存在。不过长虹下面的上市公司是三家,而海信下面是两家。长虹空调本地实体店面现在恐怕不多,郊区的专卖店应该是有,但是市区大型家电卖场不一定有。长虹的空调倒是便宜,讲究性价比嘛,此外长虹空调也给某牌子做代工好像是。对于美菱冰箱还是很有感情的,家里90年第一台冰箱,一直用到2007年,当时还是上面速冻下面保鲜的那种款式,名字还是美菱阿里斯顿,压缩机好像是进口的,最后更换是因为保温层不保温了,而压缩机还正常工作。这都成了历史,不过呢,现在的美菱跟当年的阿里斯顿也没啥关系了。线下渠道现在本地也不太多,如果要买只能京东,前提是京东给送货,还得是自营的。长虹美菱也算是少有的连压缩机都有生产的企业。
8、康佳/新飞
去年最大的新闻恐怕就是康佳收购了新飞,之前新飞因为各种原因,过得并不如人意,不过康佳要发力白电,正好收了这么个曾经的行业巨头。前面说过,新飞之前的我名字就是新乡飞利浦,应该是八十年代跟琴岛利勃海尔同时期的,当年新飞的广告好像有点印象,“广告做得好,不如新飞冰箱好”,应该是这么一句。话说,一直到00年代新飞红火的时候,新飞的冰箱口碑还是很不错的,起码在本地还在买新飞的冰箱的群体当中是这样,看着不温不火,新飞一年的销量当时在本地其实也不少,但凡来买的都是忠实的拥趸,但凡本地认海尔的也一般不会问新飞,直接来问新飞的也很少又去问海尔的,当年自己实习的时候,也了解过市场。 (回望过去十几年,发现自己从大学毕业到现在真的牵涉过不少的行业),新飞在被康佳收购前的举步维艰,最后停产,跟产品质量倒是没什么关系,起码网络上和媒体上公认的说法还是经营的问题,尤其是外资团队对大陆市场的不了解,每一步都不在点上。还好现在被康佳收入了康佳的白电事业,让这个老牌子得以重生。对于早年康佳自己的冰箱,应该是04还是05年见过,起码在本地市场上并没有什么波澜,主要还是国产牌子有海尔海信,合资牌子有西门子松下,市场份额很小。康佳实际上还是电视起家,也是主业,不过这两年康佳在市场竞争中跟同样国产牌子的海信创维比,并没有占到什么便宜,看去年十二月的市场调研数据,康佳的市场份额还是落后创维海信和长虹的,有待发力,起码康佳的电视口碑这么多年还是可以的。
看新闻今年康佳的发力重点在白电,可能是因为有了新飞的缘故,至于空调,本地我没记得见到有康佳的空调卖,起码市区是这样的,但是看了一下京东自营的,主打也是性价比方面,价位跟米家的差不多,或者跟华凌也差不多的消费者对应群体,比较适合钱包不够鼓鼓囊囊的朋友。
基本上国产家电牌子的主流品牌都写上了,我不做具体推荐,只是把自己角度看到的各个品牌的历史和部分产品的优缺点提一下,作为参考,没有十全十美的品怕,哪怕是进口的品牌,国外原装进口的洗衣机也是一样,就看你需要的侧重点是什么。我也不会说什么“XX更便宜不香吗”这种不负责的话,每个人追求的不一样,你不可能要求每个人都月入两万生活却过的跟月入两千一样的生活吧?你也不可能让每个月薪3000的去追求月入三万的生活吧?你喜欢不代表大家都喜欢,相信大多数人都是在尽可能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尽可能的提高生活水准和体验,而不仅仅是为了省钱。(如果省钱,不买最省钱了 )这也是来值得买的初中,不仅仅单纯为了省钱。提到电视消费动力不足,恐怕不是电视本身性能上,而是影视媒体资源上。。。
从个人角度来写的,我认为不论自己买不买,但是每个品牌的闪光点都要看得到,不能一概而论。本文没有什么有人说的“带货”的意思,插入卡片就是找个比较有代表性的机型,作为示范。如果大家有什么好的建议,欢迎大家评论区留言,毕竟今年我要淘汰掉不少家电,总还有我不知道的信息方面。
相关问答
飞利浦 净化器售后服务好不好?- 一起装修网一起装修网问答平台为您提供飞利浦净化器售后服务好不好?的相关答案,并为您推荐了关于飞利浦净化器售后服务好不好?的相关问题,一起装修网问答平台:装修问题...
净水器可以拆下来换位置吗?所有净水器都是第一次免费安装,但是滤芯需要自己购买,更换的时候也是免费给你更换,但是滤芯需要自己购买。而迁移,几乎所有净水器涉及到迁移只有两种选择,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