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修案例

石灰窑家电维修电话 从钢铁大国迈向钢铁强国

小编 2025-04-12 维修案例 23 0

从钢铁大国迈向钢铁强国

国连续28年稳居全球钢铁生产和消费首位,“高精尖特”大批涌现

从钢铁大国迈向钢铁强国

首钢的“智慧炼钢”转炉数字孪生系统、包钢的3号高炉大修工程模型、马钢重型热轧H型钢……日前,第二十二届中国国际冶金展览会和首届钢结构建筑产业链展览会在上海举行,国内钢企纷纷携特色产品精彩亮相。各种高精尖产品不仅展现了钢材的制造之美,更以自信的姿态向外界展示了中国钢铁行业的发展成就。

无工业,不大国。无钢铁,不强国。

新中国成立75年来,我国钢铁工业经历了产业规模由小到大、技术水平由低到高、产业竞争力由弱到强的发展历程。从1949年到2023年,我国钢产量从15.8万吨增长到10.19亿吨;自1996年钢产量突破1亿吨、跃居全球第一以来,连续28年稳居全球钢铁生产和消费第一位;从大型钢结构支撑柱到薄如蝉翼 “手撕钢” 、比头发丝还细的“笔尖钢”,一大批钢铁产品阔步迈向“高精尖特”……

从跟跑到领跑,从钢铁大国迈向钢铁强国,中国钢铁行稳致远。

全力推进智能化改造

火红的铁水在罐内翻滚,一股热浪夹杂着呛人的气味扑面而来……此前很长一段时间,钢铁工人在进行生产工作时都要穿着厚重的安全防护服,守在炼钢炉旁,经受高温“烤”验。

然而,如今在位于江苏的中天钢铁集团有限公司,以往钢铁工人挥汗如雨的场景已不复存在,即使在炎炎夏日,工作人员坐在宽敞明亮的调度室内即可随时监控生产动态。

近年来,中天钢铁通过抢抓新一代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窗口,全力推进智能化改造、数字化转型、网络化连接,以场景应用带动“智改数转网联”项目建设,推动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

事实上,钢铁行业数字化转型始终走在我国工业领域前列,智能工厂和智能集控中心建设正在成为新趋势。眼下,我国钢铁行业正在推进数字化转型工程三年行动,钢铁行业加快数字化转型已成为行业共识。

以精益生产管理为例,中天钢铁以管理数字化、运行自动化为目标,成功研发了铁前智能集控系统,通过汇聚40多万个数据点、200余个智能模型和400余个全自动报表,实现对原料、烧结、球团、石灰窑、焦化、高炉6大工序23个生产单元的无边界协同,全面实现智能远程操作和统一管理度。

“我们对铁水成本进行数字化分析及对标,实现对铁水成本的端到端管控。当前铁水成本处于行业领先水平。”中天南通公司信息管理处副处长李昕昱说。

相关数据显示,钢铁行业中,利用工业互联网技术实现智能化生产过程管控和智慧化企业运营管理的企业,分别达到79.6%和57.1%。

向绿色低碳转型

新中国成立以来,作为国民经济的“压舱石”,钢铁行业始终是关乎工业稳定增长、经济平稳运行的重要领域。

立足新发展阶段,我国钢铁业正在实施产能置换、超低排放改造、极致能效三大改造工程,加快推动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积极培育中国钢铁行业的新质生产力。

9月6日,南京钢铁公司鱼雷罐加盖项目上线仪式正式启动。在钢铁企业,鱼雷罐是承载铁水的重要设备,鱼雷罐加盖后,可以有效控制和减少铁水在运输、倒罐、入炉过程中的辐射散热和烟尘排放。

“去年南钢全工序全流程通过了超低排放评估验收,今年企业接续安排多个节能减排、绿色低碳项目。鱼雷罐加盖项目就是其中之一。”南京钢铁集团副总裁朱平表示,该项目由企业自主开发实施,不仅是南钢智能制造的新成果,也是企业争创行业环保标杆的新举措。

钢铁是现代工业的“粮食”,推动钢铁行业绿色低碳转型对实现“双碳”目标颇为关键。近年来,越来越多的钢铁企业已将绿色低碳作为转型升级的主要方向,从生产结构、装备技术等方面积极推动行业绿色可持续发展,节能降耗成效明显。

相关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重点钢铁企业总能耗同比下降1.8%,吨钢综合能耗同比下降0.16%,吨钢耗新水同比下降1.83%。共有140家钢铁企业超过6亿吨粗钢产能完成或部分完成了超低排放改造和评估监测公示。

攻关突破向“新”发展

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钢铁生产国和消费国,如何化解过剩的产能一直是行业持续发力的重点领域。多年来,我国钢铁工业深化改革,大刀阔斧去产能、调结构,不断向“新”迈进,产业结构更加合理。

随着钢铁行业产业结构优化升级,钢材品种结构也在加速优化:汽车、家电、船舶等行业用钢量稳中有升;风电、核电等新能源产业对钢铁的需求快速增长;轻量化、高强化钢材成为下游市场的“香饽饽”……

冶金工业信息标准研究院党委书记、院长张龙强表示,当前我国钢铁行业已经从“增量发展”阶段进入“存量优化”阶段,正在加快推进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展现出全新的生产质态,将实现对世界钢铁的“百年引领”。

“以新一代信息技术与钢铁工业深度融合,实现钢铁行业智能化转型。坚持绿色发展,按计划推进超低排放改造和能效提升。”展望未来,工业和信息化部原材料工业司副司长张海登表示,中国钢铁行业既要守住传统优势阵地,又要构建新的增长引擎,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抓好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发展,攻关突破一批关键工艺和材料,面向未来提前布局一批前沿材料,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记者 王群)

来源:工人日报

照亮大山的“向阳花”

新华社沈阳7月5日电(记者李铮、汪伟)这个夏天,郭凤义老人再也不用为冰箱里的食物变质发愁了。“供电所的几个闺女帮我换了冰箱插头,天天能吃上新鲜的了。”

老郭的家在辽宁省东部山区的岫岩县前营子镇双泉村,72岁的老爷子常年自己在山里生活。国网岫岩供电公司的常冰冰几次去老人家收电费时都看到,食物都快坏了。细心的常冰冰发现,是冰箱插头老化导致经常断电。她立即为老人更换了插头和插座。

“留守老人都不太敢动电,老郭家插头坏了,说明这样的困难很多。”常冰冰将自己的想法和岫岩电力“向阳花”共产党员服务队队长王惠玲沟通后,这个由25名女共产党员组成的服务队就在24个乡镇各自所属的服务圈开始了地毯式的留守家庭用电义诊。

检查家庭用电线路、测试漏电保护器、更换老化用电设备、纠正私拉乱接等不安全用电行为。自己家的电路被里外检查了一遍,又得到了标注有服务队员手机号的连心卡,洋河镇的任大娘说:“这回可不用总担心被电着了。”

记者跟随“向阳花”服务队在岫岩山区走访时看到,在山区农村,老人和孩子组成的留守家庭多,为保证留守家庭长期用电安全,“向阳花”服务队还从娃娃抓起,她们定期到各乡镇小学开办“电力课堂”,向孩子们宣讲电力安全知识。

在石灰窑镇龙宝峪小学,服务队兼职老师凌娜通过漫画向孩子们讲解了正确使用家用电器、节约用电以及触电急救的常识。凌娜说:“现场演练、手把手纠正错误用电行为,我们希望通过电力课堂在学生们心中种下安全用电的种子。”

占地150亩的岫岩县狄堡村种植园2016年建成,以种植软猕猴桃为主,由于地处供电末端,水肥供应不上,软猕猴桃长势不好。“向阳花”服务队就深入项目实地研究对策,将种植园列为电力扶贫项目,并为种植户安装了一台变压器,解决了种植园用电、用水问题。种植户耿仲礼说:“电可解决了我的大问题,一个变压器让我一年少损失20多万元。”

岫岩县域内大多数是山高沟深的山区,受交通等因素的制约,使得当地振兴发展的任务很重。王惠玲说,“向阳花”服务队就要做好经济发展的先行官。

相关问答

雷雨天气该如何防范?

[回答]雷雨天气如何进行自我防范保护一、雷电天气如何自我保护?如何才能避免或减少雷击伤亡,保障人民生命安全呢?据专家介绍,雷击导致人员伤亡,主要发...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