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香榧子到唐诗宋词——台湾作家张晓风的乡愁
张晓风在台北接受记者专访(2018年12月31日摄)。 新华社记者 李响 摄
新华社台北1月10日电(记者章利新 刘斐)“在大陆,我还有好多人想去见,好多风景想去看。”因为膝盖做过手术,78岁的张晓风拄着拐杖,走路缓慢,但她说要抓紧时间多去大陆走走看看,“有些地方可能去了发现没有什么东西留下,但它们单凭名字就让我牵挂”。
在60多年的写作生涯中,台湾作家张晓风的创作涉及散文、诗歌、小说、剧本等,其中《行道树》《有些人》等作品入选大陆各种版本的语文教材。她的作品内容涉猎广泛,对故乡的乡愁、对古典文学和传统文化的乡愁、对现实的感悟,始终贯穿其间。
替上一辈人品尝故乡美味
张晓风1941年出生于浙江金华,8岁随母亲一起赴台,后毕业于东吴大学。她被余光中称为“第三代散文家里腕挟风雷的淋漓健笔”“能写景也能叙事,能咏物也能传人,扬之有豪气,抑之有秀气”。
记者近日在台北见到张晓风时,她身穿暗红色中式长袍,上面绣着飞舞的蝴蝶。说起往事和文学,她娓娓道来,语调温柔又透着自信,一如她的散文文风,“在柔婉的时候也带一点刚劲”。
故乡是绕不开的话题。“我出生在浙江金华,因为小时候常听母亲讲故乡的事,就仿佛一直保留着那个地方的记忆。”张晓风说,金华产一种坚果叫香榧子,要历时三年才结果,是母亲常常提起的美食。
60岁时,她回到金华,终于尝到了香榧子的味道,那就是她记忆中故乡的味道。如今,大陆的一些出版社和读者经常给她寄香榧子。
去年10月,张晓风在宁波演讲交流,一位读者塞给她一箱橘子。“看到橘子,我很感动,因为那是浙江黄岩的橘子。”她说,因为她想起东吴大学中文系主任是浙江黄岩人,想起这位老师总是用浓浓的黄岩口音夸当地的橘子。
她还惦记着宁波的黄泥螺、扬州的鸡头米、南京的野菜马兰头……
“其实,关于大陆和故乡,多数记忆不是我自己的,而是来自我的父母和老师的记忆、上一辈人的记忆。我在大陆,走到任何地方,吃到什么东西,都会想起他们,好像是在替他们去那里,替他们品尝那些美味。”张晓风说。
唐诗宋词有乡愁
乡愁,对张晓风来说,来自长辈们思念的美食,也来自中国古典文学。
张晓风回忆说,上大学时,台湾高校的中文系分成两派,一派是以台大为代表,主要继承五四运动的精神,主张文学求新求变;另一派以台师大为代表,偏爱以国学为代表的传统文化,主张传承。
“我在东吴大学读中文系,受的是‘国故派’的国学教育,自然走上了偏保守的路线。”她说,早期,唐诗宋词对自己的影响最大。“可以说,古典文学最契合我的性情。”
她曾撰文回忆,刚进中文系,她就买了最古老的字典《尔雅》,打开第一页就被迷住了。第一个字就是“初”:“初,裁衣之始也。”这个解释让她仿佛看见:某个女子从纺织机上把布取下来,手握剪刀,当窗而立,屏息凝神,考虑从哪里下刀,她用神秘而多变的眼光打量着那整匹布,仿佛在主持一项典礼……
汉语之美是张晓风最深的写作动力。然而,在当时的东吴大学里,老师看到她发表在报纸上的白话文会“骂”她,因为他们只鼓励写文言文、诗词歌赋。她笑着回忆大学的经历:“其实,我的白话文从遣词造句到思维方式,都深受古典文学影响。后来有读者说‘以前不知道散文还可以这样写’。”
“现在想来,这条文学之路是对的。因为单是求新,可以自己学习。相比之下,古典文学修养的积累,如果没有老师的指导,很难自己找到路径。有了古典文学的基础,写作就会容易很多。”张晓风说。
在张晓风的散文中,除了诗词,《诗经》《世说新语》等典籍中的片段,总是闪耀在她对生活的观察、思考和感悟中。她说:“这个古典的文化中国实在是太迷人,这个诞生过汉朝、唐朝的中国是超越现实的。”
“听说四川有个尔雅台,是郭璞注释《尔雅》的地方,我一定要去看一看。”张晓风说。
替传统打个圆场
虽然如今年事已高,但张晓风还是觉得有很多事要做,比如用写作向年轻人诠释好祖宗留下来的文化遗产。
其实,早在阳明医学院教文学时,张晓风就意识到一个问题:如何让不懂平仄的普通学生从古典文学中取得力量,获得享受?“年轻人离我们的文化传统越来远。如何诠释好祖宗留下的文化遗产,让年轻人明白,是我现在最想做的工作。”她把这项工作称之为“文普”,和科普相对应。
“长期以来,我们对自己的文化传统批判太多。传统不是用来挑刺和出气的,它需要我们理解和诠释,我想替它打个圆场。”张晓风解释说。
她举例说,有一次她在文章中用了“花坼”一词,很多人已经不认识了。“坼”出自《周易》:“雷雨作,而百果草木皆甲坼,解之时大矣哉。”坼有把外壳或甲胄打开来的意思,非常有力道和形象,有独特的韵律感。
“忘记了这个字,就是忘记了我们本来就有的对春天、对花开、对自然的一种感受。所以,从字到思想的诠释和联结,对激活传统很重要。我必须要用现在的话,把隐藏的意义说出来,把它们的美好说出来。”张晓风说。
写作之外,她说她对生活没有计划,她是一个“命运的不抵抗主义者”,就像她在新书《不知有花》序中所说:“人生的事,其实只能走着瞧,像以下几件事,就完全不在我的规划掌控中:1.我生在二十世纪中叶;2.我生为女子;3.我生为黄肤黑发的中国人;4.我因命运安排在台湾长大。”
打造美好宜居之城——辉煌七十年·嵊州市城乡建设篇
70年,一棵幼苗,能长成参天大树;70年,一座小城,可完成瞩目蜕变。新中国成立以来,嵊州城乡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一幢幢高楼拔地而起,一条条道路不断延伸,一座座桥梁凌空飞架,一盏盏灯火照亮静谧乡村……70年栉风沐雨,蜕蛹化蝶。
立体路网内通外联,公园绿地花团锦簇,基础设施日益完善……70年披荆斩棘,成就斐然。
一路风雷激荡,一路凯歌嘹亮。经过70年的不懈努力与奋斗,嵊州城乡面貌发生巨变,全市城镇道路、桥梁、绿化、供排水等基础设施日趋完善,城乡居民基本住房条件不断提升,建筑业、房地产业带动城市日新月异发展,老旧小区改造、城中村改造使城市旧貌换新颜,大型商业综合体、精品住宅小区为城市增光添彩。
70年,嵊州可以说是完成了脱胎换骨式的跨越成长,城区面积成倍扩大。70年,嵊州城乡建设事业发展实现了“从无到有、从有到优、从优到精”的华丽嬗变,越来越多的幸福感和获得感在百姓心中蔓延。
路的跨越 引领发展新格局
104国道高架
经济要发展,交通须先行。一直以来,嵊州的交通建设都相对滞后,区位优势未能充分显现,成了制约城市发展的瓶颈。幸运的是,“路虽远,行则将至;事虽难,做则必成”,自2015年元旦104国道嵊州段改建工程全线贯通后,嵊州按下了交通大建设的“快进键”,逐一打破困扰、制约发展的交通瓶颈,逐步完善高速路网、铁路路网。
眼下的嵊州,杭绍台铁路建设高歌猛进,境内的范洋江特大桥、碑山特大桥、林盘山隧道、飞凤山隧道、东茗隧道等项目建设日新月异。金甬铁路先行段建设已经拉开帷幕,十字型铁路大通道有望在2022年建成。杭绍台高速高湖头隧道全幅贯通,527国道嵊州黄泽至甘霖段全线通车,加上已有的104国道、上三和甬金高速公路,我市井字型高等级公路大通道即将形成。在市内,随着5月20日杨港路东延段的顺利通车,城市二环实现闭环运行,三环建设也已提上议程。
“二铁五横六纵”建成后,我市将处于众多高等级公路和铁路的十字相交点,同时拥有9个高速进出口和3个铁路站点,真正融入杭州、宁波和金义三大都市圈的一小时经济圈。
杭绍台铁路嵊州段
铁路、公路建设如火如荼,作为补齐我市综合交通短板的水运项目也不甘落后——绍兴港嵊州港区中心作业区500吨级码头进展顺利,曹娥江中上游航道及船闸改造工程正全力推进。曹娥江航运大通道呼之欲出。
值得一提的是,嵊州市农村路网也发生了巨变。走进不少乡镇,呈现在眼前的是一条条乌黑的柏油路,车辆行驶平稳安静,再也不见泥泞和尘土飞扬。2018年,我市启动农村公路提升改造三年行动,仅一年就完成了农村公路80条计290.559公里的提升改造,所有乡镇街道都受益,不仅消灭了等外路、提升改造了大部分低等级公路、打通了断头路,还同步实施了一批安防工程、危桥改造和普通公路服务站建设等项目。预计到2020年,我市完成农村道路提升改造750公里以上,每年完成250公里左右;努力打造“153045”交通圈,即建设全市各乡镇(街道)15分钟内上高速、各镇30分钟内到市区、各乡45分钟内到市区的嵊州经济交通走廊。
经过全市上下的齐心协力,嵊州市综合交通建设齐头并进、多点开花。接下来,嵊州市将紧紧抓住全省大湾区大花园大通道大都市区建设的重大历史机遇,积极实施“建设大交通、促进大发展”战略,为即将迎来的新一轮发展黄金期奠定基础。
城的巨变 宜居宜业彰显“颜值气质”
一座城的发展,关乎一城人的幸福感。
精致吊灯、实木地板、整体厨房……近日,61岁的石大伯正在对碧桂园的新房进行装修。“生活变化太大了,放在10多年前,想都不敢想。”石大伯原先住在城郊一个村子里,要不是该村整片开发,他都不敢想象有一天能像现在这样过上城市生活。除了居住条件改善,几分钟就能到农贸市场、出门就有公交车,优质的教育、文化、医疗资源更让石大伯欣喜不已。“现在孙子、孙女上学方便,我们接送也方便,离商场也近,饭后还能去美妙三公里锻炼。”
拆是为了更好地建。近年来,嵊州市以人民需求为导向,以优化城市空间布局、完善城市配套体系建设、提升城市品质内涵为重要内容,全力做好“城的巨变”这篇文章,努力提升这座城市的“颜值”和“气质”。
2014年到2015年,嵊州市城中村改造真正破题后,高家、宓家、笆弄、下南田、爱湖头、西港、隔水、高村、高家、谢慕等多个地块相继出让,为城市建设提供了巨大空间。而2017的城中村改造项目,更是为杭绍台铁路及配套设施建设、城市道路建设和嵊新融合发展拆出了巨大空间。
通过城中村改造,嵊州市拆除了一批环境脏乱差、基础设施不完善的城中村,使老百姓的居住条件得到较大改善。特别是随着绿城、碧桂园、恒大、融信等知名房企的陆续进驻,百姓居住环境更是有了较大提升,城市形象也有了极大改善,城南核心区已基本告别“城中有村、村在城中”的局面,彻底改变了“脏乱差”的环境。
“美妙三公里”
城中村改造也提升了城市品位。通过城改拆出来的空间,嵊州市建设了美妙三公里、滨江花园,市民休闲有了好去处;建设了一大批城市基础设施,与浙一合作的新人民医院以及实验小学、中心幼儿园等已投入使用,极大方便了市民;完善了长泰西路、南沿路、浦南大道(东郭)、荷花坪等一批城市路网,改善了出行条件;引进了吾悦广场等一批高端商业项目,提升了市民幸福感。同时,城中村改造也为重点项目的顺利推进提供了土地保障,确保了甬金铁路、杭绍台高铁及铁路枢纽站、领尚小镇、527国道、城北入城口改造等项目按计划实施。
城的巨变,真正实现了环境改变、民生改善、形象提升的多方共赢目标,为嵊州城市发展奏响了新序曲。
乡村振兴 广袤乡野展开“富美画卷”
城市生活令人羡慕,美丽乡村同样如诗如画。
阡陌纵横、渠塘点缀,绿树滴翠、鸟语花香,古朴的民居错落有致地分布在山间,如诗如画的田园景观映入眼帘……山、水、田、园和谐交汇,这样的场景不是梦境,而是我市不少山区乡镇的真实场景。
诗意栖居,是美丽乡村建设给我们带来的切身感受。“建国初期住的是土砖屋,上面盖茅草,外面雨停了,屋里还在下雨,出门走的都是田埂和土路。那时候家里很穷,冬天没有鞋子穿,只能打赤脚。”这是甘霖镇90岁老人张孝芬眼里过去的家乡。
随着土地改革、农村改革等的不断推行,广大农民分得了田地房屋,生产积极性空前高涨,生活开始得到改善,小瓦房、红砖房等逐渐出现,农村基础设施不断夯实。近些年,我市掀起的美丽乡村建设热潮,更是让不少山区乡镇发生了脱胎换骨的变化,实现了由脏、乱、差到洁净、有序、美丽的华丽转身。
石璜镇西白山村“星空露营”
这段时间,嵊州市石璜镇西白山村的“星空露营”基地成了网红地,各地网友纷至沓来,美图美景更是刷爆朋友圈。基地于今年7月营业,已吸引了大量来自上海、南京、宁波及周边县市的游客。营销经理吕肖介绍,目前基地每天人流量有百人,房间基本须提前一个月左右预订。“星空露营”基地增加了西白山村的人气,带动了农产品销售,每年可为村集体经济增收近10万元。
与西白山村村民一样,我市不少山区村民都切实感受到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真谛。在里南何家坞,以外婆家、同学家、邻居家、竹磨人间等命名的民宿,使整个小村变得活色生香、亲切自然。这里所有的民宿都是用村民的闲置房改建而成,双休日和节假日,常常一房难求。
充分利用一方青山绿水,大力发展美丽经济,为乡村振兴提供强劲的产业支撑,全市各乡镇彰显地域特色,致力推进美丽乡村建设,既有“创业长乐、电机小镇”“始宁三界、港湾小镇”的产镇融合,也有“茶香贵门、人文小镇”“云上通源、漫游小镇”的人文情怀。
村洁景美,乡村不断蜕变。越来越多的农村美了“颜值”和“气质”,越来越多的村民富了“面子”和“里子”。幸福,从一张张笑脸里可以清晰度量。
相关问答
明朝的抗倭援朝到底是赢了还是输了?明朝万历抗倭援朝战争,是个挺复杂的事儿,它其实是场中日朝三方都没有赢家的战争。先看战争的大体过程。侵朝战争本来就是在丰臣秀吉的一意孤行之下发动的,日...